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徐英波 通訊員 張一凡
高效分組作業、制作就醫購藥小程序……海淀區花園路街道北三環中路69號院在封控管理期間,社區工作人員、街道下沉干部、物業等各方聯動,共同堅守在抗疫一線,保障居民日常需求。
69號院社區的工作人員分為就醫保障、轉運和上門核酸等小組。其中,就醫保障組迅速建立微信群,制作了就醫購藥特殊需求登記表小程序,發送到群內,有需要的居民可以在小程序中填寫自己需要的藥品信息,由就醫保障組的工作人員將信息發送給薊門里醫院,在核對信息后,醫院的工作人員會將藥品送到小區門口,再由物業工作人員在接取后進行上門配送。
轉運組則需要每天七點到達辦公室,在配合區轉運組做好相關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安撫工作,耐心疏導居民情緒。上門核酸組負責醫療物資清點和發放工作,及時對接薊門里醫院醫護人員,做好核酸檢測相關保障工作。為了第一時間將核酸檢測采樣的樣本進行交接,院內的長椅上、花壇旁,只要有個平坦地兒,上門核酸組的工作人員就地一蹲,迅速開始登記樣本交接數據。
社區工作人員對樣本交接數據進行登記
封控期間,社區工作人員就是居民的主心骨。11月16日,社區轄區內又發現一例十混一初篩陽性,經過確認,需臨時對該樓進行封控。因為當天是工作日,孩子們都去上學了,臨時封控后,如何接回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成了該樓居民最擔心的問題。緊要關頭,社區書記竇媛和副主任董蕾緊急聯系有需求的居民,在與居民和幼兒園老師進行商議后,開車來到了北師大幼兒園,用視頻電話的方式和老師、家長反復確認,成功接到孩子,并安全送到封控樓門口,看著孩子走進樓門,確認家長已經接到孩子之后,她們才放下心來。
從社區封控管理開始,所有工作人員都挺辛苦的。雖然工作很累,但居民都非常理解和支持我們的工作,讓我們覺得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竇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