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企業來說,目前軟文推廣是比較常見的推廣方式了,因為軟文推廣成本是比較低的,基本企業前期后期都需要持續性去發布一些新聞稿或者是軟文,比如如何讓用戶知道自家的品牌,如何轉化為消費者,如何與用戶維系關系,以及用戶流失后如何召回等等,用戶與產品接觸的每個環節,都會催生出我們的工作內容。如賣點提煉、軟文推廣、信息流廣告投放、客服咨詢、社群運營等等。軟文推廣是上述環節中比較前置的一環,這篇我單獨把軟文推廣拎出來,給大家詳細講解下軟文推廣的玩法和套路,也許會和你之前認為的軟文推廣不太一樣。現在從事新聞發布、網媒發布、新聞發稿等商家和平臺 已然有很多了,畢竟這里面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而且生意也是源源不斷的,因為有大量的企業需要長期進行發稿。 那么很多人就有 不少人疑惑:這些媒體的新聞資源是怎么來的呢?真正的低價又是多少 呢?如果知道這些內容,那么企業每年都能降低大量的新聞發布費用, 而且更多的普通互聯網工作者也能從事這種無本萬利的生意了。
也有不少人以為只要告訴我哪個平臺發布新聞便宜、是一手價, 那么我就能做好軟文營銷。實際上這是個比較嚴重的認知誤區,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畢竟這是一個熱門的行業。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從事軟文發布的平臺方自己也沒有弄得很明白,只知道為客戶發稿收費, 至于發稿后的效果都是不承諾的。
您曾經或者現在有沒有想過以下這幾個問題:
1. 發布的新聞稿到底能不能收錄?怎么錄?
2. 發布的新聞怎么才能排名靠前?
3. 軟文的寫法不光是要給人看的,更重要的是給搜索引擎看的。
4. 怎么查看網絡新聞媒體真假?
5.便宜的媒體網站發布效果怎么樣?
本文是解決網絡軟文發布、新聞發稿、新聞源發布 等(就實際上這些業務雖然說法不一樣,實際上為同一種業務)。我將 用簡單直白的文字語言和相互配合,讓大家好理解。
網絡新聞資源的含義: 拋開專業的解釋,簡單來說就是類似騰訊新聞、網易新聞、中國網等等這些可以以新聞資訊的形式展現出的樣式。發新聞又發新 聞得好處,畢竟新聞的專業性、權威性一直是老百姓們普遍的認知, 這也是為什么企業寧愿花錢發稿也不會把稿件免費發布到論壇、貼吧 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網絡新聞類型歸類: 其實有各種歸類形式,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歸類形式,主要看你想怎么分類。比如根據每個城市分類,可以分為北京網媒、上海網媒等等;也可以根據行業來分類,比如 IT 科技行業、財經金融行業、 女性時尚行業等等;同理可以根據媒體類型來分類,比如:全國商業門戶媒體、知名門戶媒體、自媒體等等。當然這些不 需要大家花很多時間去記憶,只需要你了解,當然時間長了,你自己 然就會記得住。
關于網站備案的意思 用國內服務器或虛擬空間建立的網站都是需要進行備案的。
一個網站備案與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這個網站的正規性。同樣的,針對 我們需要發布的新聞媒體網站備案情況總結起來基本上分為以下幾種 種類型:
1. 黨政機關備案 表示這個網站是黨政機關旗下的一個新聞網站
2. 報社新聞機構備案 表示這個網站是報社新聞等機構旗下的一個新聞網站
3. 企業備案 表示這個網站是某個企業旗下的一個新聞網站
4. 4. 個人備案 表示這個網站是私人性質的新聞網站
5. 未備案
表示這個網站來源不詳
6. 二級域名下的備案網站
表示這個網站雖然是正規備案的新聞網站,但是并不是主站,只是一 個分站而已。
7. 站群新聞網 表示這個新聞網站是用站群系統搭建的(簡單來說是利用一級域名或 者二級域名進行大量網站批量復制,雖然有時域名不同,但是也不影 響它是個站群網站的本質)
二:新聞和新聞源的本質區別
很多人至今還不明白什么是新聞,什么是新聞源,雖然之前的文檔我對此解釋過,但是這里我還得要解釋一遍:其實這兩個含 義是完全不同的。
新聞:就是你把稿件發布到一個新聞網站中,你的這個稿件就叫 做新聞稿也叫新聞。比如你把稿件發布到了新浪新聞中,新 浪新聞經過審核后成功發布了你的這個稿件,那么你這個稿件就是新 浪新聞中的一篇新聞。
新聞源:新聞源是針對搜索引擎而言的,目前我們國內的搜索引 擎有百度、360、搜狗、神馬等。拿百度搜索引擎為例,出現在百度 資訊端的新聞就叫做百度新聞源,同理就有 360 新聞源、搜 狗新聞源等。因為各個搜索引擎的規則是不一樣的,所以說是百度新 聞源的不一定是 360 新聞源,360 新聞源也不一定是百度新聞源。如 圖輸入愛情在百度資訊端出來的這些新聞都叫百度新聞源:
企業軟文推廣如何進行投放?投放目的技巧要學會!
一、做軟文推廣的目的
記住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圍繞著用戶與產品交集而來的。通俗解釋是用戶與產品打交道的每個環節都是運營的重點。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夠理解軟文推廣的目的。有一個朋友,他們是做花茶的,用了半年時間研發出來個新品,內部評測口感還算可以。產品面世后,立馬安排上了淘寶、京東,然后開啟了一輪信息流CPC廣告投放,還投放了貼片廣告。怎么說呢,效果很差,沒有什么轉化,是制作的素材不吸引人嗎?還是產品價格定的高了?都不是。
產品拿過來,我一看就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了。一個新品出來,大家對這個牌子沒有任何概念,突然之間看到產品的廣告,怎么可能會有轉化。細問之下,發現他們在產品上線之前有項很重要的工作沒有做:即軟文推廣,軟文推廣的目的是為品牌做鋪墊和背書。為什么要做軟文推廣,這就需要從用戶轉化為消費者的流程來說了,一個用戶購買一個產品的流程是這樣的,看到廣告—搜索產品信息—對比產品信息—內心博弈—付款購買—使用后對產品產生認知—是否推薦給別人,看到中間搜索產品信息和對比產品信息這2個環節了嗎?
現在很多做推廣的人總以為用戶看到廣告,被吸引到會直接進入到付款購買環節,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華為手機,的確是這樣的環節。那是因為人家軟文推廣的環節八百年前就做完了,我們沒看到,就錯誤的認為不需要這個環節,那結果自然是大錯特錯了。當用戶第一次看到某個牌子時,接下來一個環節,一定是找尋這個牌子的信息,不管是通過百度還是問朋友,這個驗證的環節必不可少,軟文推廣恰恰是為這個環節設計的。在全網做軟文投放,當用戶去了解該品牌時,看到了產品的正面信息,對產品有了認可,覺得可以試試,付費轉化就產生了。不做軟文推廣,就像那個花茶例子一樣,硬杠CPC廣告,沒成交是正常的,有成交才不正常。
二、如何判斷軟文推廣的效果
軟文推廣是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效果不像信息流廣告立馬能看到結果,不過也是有辦法來判斷出軟文投放效果的。看軟文的收錄情況。SEO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吧,關鍵詞排名優化。一提起這個,大家想的是百度,其實每個平臺都有做SEO的需求。今日頭條、微信搜一搜、小紅書、微博等等,這些平臺關鍵詞搜索的思路和百度SEO是一致的。我們在全媒體發布的軟文,都要在平臺上去搜索下,看能否搜出來,如果能搜出來,意思是被收錄了,能被有需求的用戶搜索到,軟文推廣就沒白干。
看軟文的曝光量。軟文推廣一方面是為了收錄,還有一方面是通過自然曝光量來直接形成轉化,比如種草。拿小紅書達人來說,都是發小紅書日記,目的是完全不同的。素人發日記就是為了收錄而存在的,而頭部發日記只有一個目的,看到的用戶快快來買,最大化曝光量是唯一的追求了。每個公司都有自媒體運營,自媒體考核的是閱讀量,像百家號,內容寫得好也是能有幾十萬閱讀量的。
我日常在寫軟文之前,都會確定這篇軟文的目的是為了收錄還是為了閱讀量。目的不同,寫作的方向會有區別。為了收錄的,文中會盡量多的鋪關鍵詞,至少2個。為了閱讀量的,文章會以實用的知識分享為主,讓文章有價值,閱讀量自然會上去。有沒有既能增加收錄又能提高閱讀量的軟文呢?我的經驗告訴我,比較難,魚和熊掌很難兼得。
三、如何投放軟文
在自媒體上發布軟文,對公司的品牌曝光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像人民網、新浪、搜狐、中華網、鳳凰網這些如果想去發文,只能走付費推廣的路了。我在日常軟文推廣中是這樣安排的,分兩條線,一條是自媒體(免費),一條是付費媒體,同一篇新聞,兩條線同時投放,有點雙保險的意思。因為自媒體也是有被收錄的可能的,而付費媒體我選的是100%收錄,這個就比較拉風了,老板再也不用擔心我們的廣告費打水漂了。之前我在軟文推廣時也踩過坑,幾千塊錢投下去,百度搜都搜不到。后來進入Tob業務,軟文推廣的權重拔高不少(Tob對軟文的背書依賴性很大),逼的自己必須花更少的錢帶來效果,當時試投了至少5家軟文投放平臺,那段暗無天日的花錢投放歲月,可真的是一言難盡。
天天盯著百度搜索框,搜關鍵詞看有沒有被收錄,然后打點記錄下來。還好,其中一家比較靠譜,這個靠譜指的是100%收錄,如果不被收錄,可以免費再發,直到收錄為止。公眾號投放里面要是能保效果,有這樣硬氣的乙方,那做投放的同學得省心不少。再分享一些軟文軟文投放的小技巧,大新聞要大預算,小新聞要小預算。這個小預算能有多小呢?200塊錢!沒錯,我當時測試投放平臺時,第一個月的投放預算是200元,還投了4家媒體,是不是有點可怕。在大媒體面前,200元連塞牙縫都不夠,這里還能投4家。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四家投放后,百度都能搜索到,關鍵詞搜索時,四條新聞在百度首頁上,看起來倍兒有面子,你說大媒體氣人不,花了錢,不一定能辦好事。這就是一個做推廣的人的內心獨白,找對路了,軟文推廣花錢這塊,做到四兩撥千斤是很有可能的。
媒介星軟文推廣平臺0-品牌推廣平臺,專注新聞稿軟文推廣發布,媒體發稿投放,軟文新聞源發布,軟文等推廣服務,10萬+媒體資源,讓企業品牌執行更簡單有效!